【Day 6】第一次註冊 Email 被「小老鼠」搞瘋!@符號與 Ray Tomlinson 的故事

第一次註冊 Email 被「小老鼠」搞瘋!@符號與 Ray Tomlinson 的故事

我也想擁有自己的 Email 信箱

國小時有一堂電腦課讓我印象非常深刻,到現在都還記得清清楚楚。當時老師要我們每個人註冊一個自己的 Email 信箱,然後寄信給他。

「今天的回家作業是到 Yahoo!去註冊一個自己的 Email 信箱,然後寄一封信給我,內容隨便都行。老師的信箱在這裡……」老師在下課前這麼交代著。

老實說,當下聽到這個回家作業我整個緊張到不行,因為我上電腦課根本沒在專心,都在玩「史萊姆好玩遊戲區」,只依稀記得老師好像有教過怎麼註冊 Email 信箱,但我完全沒在聽就是了。

回到家後,我第一個反應就是立刻打電話給班上有認真聽課的同學,請他教我怎麼註冊 Email 信箱。

「嘟嘟…」電話響了幾聲後,對方接起來了。

「喂~是 XXX 嗎?我是 Ray」我說著。

「喔!Ray,怎麼了嗎?」同學問我。

「我想問你,要怎麼註冊 Yahoo!的 Email 信箱,就是今天的回家作業啦。」我記得那天還特地跑去同學家用電腦,因為我自己的電腦早就壞掉了。

「喔!這個很簡單啦!你打開 Yahoo!,然後點註冊,填寫你的資料就註冊好一個 Email 帳號了~」同學說著。

聽起來是不是滿簡單的,但對我超難,因為我只會搜尋 史萊姆好玩遊戲區 而已,其他東西完全不會查也不會用。(上課都在混)

「哎!XXX,其他欄位我都填好了,但是有一個欄位叫『備用信箱』,我不知道要填什麼?」我問著。

「備用信箱就是你要填一個信箱,你填我姐的信箱好了,a0….」這時候同學講到『』的時候,我聽不懂,於是我就問他說:

「你剛剛說的那個符號是什麼?我該怎麼打?」我問著。

「就是小老鼠啊!你打小老鼠就可以了!」同學說著。

「不行啊!出錯了,他說我這個信箱不正確!」我看著同學給我的信箱,然後再次確認一次。

「出現什麼錯誤啊?」同學問我。

「它說我這個信箱不正確,請檢查一下!我唸一次給你聽:a0…小老鼠…」我說著。

大概這樣來回幾次之後,我同學似乎意識到什麼

「你該不會打中文『小老鼠』吧?」同學問我。

「對阿!不是嗎?」我充滿疑惑著。

「不是打『小老鼠』啦!你要按 Shift + 2 才對!這個符號叫做 at(小老鼠)!」同學說著。

搞了老半天我才發現是自己打錯字,結果光是註冊一個 Yahoo 信箱就花了將近一個小時才搞定。好不容易註冊成功後,剩下的就靠自己亂摸索,最後總算把信寄給老師,完成了這次的回家作業。(再不認真上課阿~~~~)

」與 Email 之間的關聯

前面我們提到過區域網路的概念,如果要在同一個網路範圍內傳遞資料或訊息,彼此之間才能互相溝通。

但如果想要跨出這個區域網路範圍,和其他區域網路的電腦交換資料或訊息,那該怎麼辦呢?

這時候 Email 就派上用場了。它可以讓我們在不同的區域網路之間傳遞資料。舉例來說,我可以在台灣的電腦寄一封信給美國的電腦,而對方就能收到這封信件。

Note
早期並沒有 Line、即時通這種通訊軟體,當時大家都是透過 Email 來傳遞訊息與資料的。

但…你有想過 Email 是怎麼來的嗎?

Email 是由一位叫做 Ray Tomlinson(雷·湯姆林森)的人所發明的,他在 1971 年的時候設計了這套系統,讓人們可以在不同電腦之間傳送信件,並寄給不同的使用者,開啟了現代電子郵件的時代。

當初 Ray Tomlinson 發明 Email 這套系統時,為了能區分「使用者名稱」與「主機名稱」,所以他選擇使用「」這個符號來區分。以當時來講 @ 幾乎沒有特別用途跟意義,所以很適合拿來作為分隔符號。但隨著網際網路與 DNS 發展,原本的主機名稱部分也逐漸演變成以 網域名稱 (domain name) 來識別郵件服務商。

Note
所謂的 DNS(Domain Name System)是一套把網域名稱轉換成 IP 位址的系統。也就是說,當我們在瀏覽器輸入 www.google.com時,背後實際上對應的就是某個 IP 位址。

所以現代的 Email 的格式才會長成這樣:

1
使用者名稱@網域名稱

這樣的格式能清楚區分「使用者名稱」和「網域名稱」,下面來看幾個範例:

使用者名稱 網域名稱 服務商 完整信箱
israynotarray gmail.com Google [email protected]
israynotarray yahoo.com.tw Yahoo [email protected]
israynotarray hotmail.com Microsoft [email protected]
israynotarray icloud.com Apple [email protected]

我們可以看到透過這個格式,使用者名稱與網域名稱是用「」來區分的,這樣一來就能清楚知道信是寄給誰,以及透過哪個服務商傳送。所以 Email 格式並不是隨便訂的,而是有其背後的意義與歷史。

當然,這個「」的符號也不只限於 Email 上使用,像是我們在社群網站上標記使用者時,也會用到這個符號,例如:

社群網站標記

這個標記其實有它的意義,代表著「我在這個社群/服務上,標記一位叫做 isray_notarray 的使用者」,而這個概念都是從 Email 的用法上延伸而來的。

所以當我們要從 [email protected] 寄信到 [email protected],這句白話文的意思就是「我在 gmail.com 網域上寄信給一位叫做 israynotarray 的使用者,而這個使用者的網域名稱是 Hotmail(網域名稱為 hotmail.com)」。

透過以上的說明,相信你應該已經了解為什麼 Email 的格式會是這樣設計的,同時也能理解為什麼在社群網站上會用「」這個符號來標記使用者啦~

主機/網域名稱

前面提到「」的符號在早期是用來區分使用者名稱與主機名稱的,但在現代,則演變成用來區分使用者名稱與網域名稱。

那當時所說的主機名稱(hostname)是什麼呢?簡單來說,就是電腦的名稱。比如我的使用者名稱是 israynotarray,主機名稱是 bbs-work,所以組合起來就會是 israynotarray@bbs-work,這就是早期用來識別使用者與主機的方式。

1
username@hostname

這樣的區分方式有助於我們辨別使用者與主機,因為同一台主機上可能會存在多個使用者,就像在 Windows 或 macOS 裡可以建立不同的使用者帳號一樣。每個帳號都有自己的設定和資料,但大家共用同一台電腦,所以就會像下面這樣:

1
2
3
israynotarray@bbs-work
administrator@bbs-work
guest@bbs-work

當我們在區域網路上傳遞資料時,就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辨別使用者與主機。

隨著網際網路擴展,我們不再只靠單一主機名稱來辨別,而是引入「網域名稱 (domain name)」,網域名稱能清楚標示郵件服務商,讓 Email 可以跨越不同網路來傳遞。

1
username@domain

所以假設我有一個 Gmail 帳號,然後我的使用者名稱是 israynotarray,那麼我的 Email 就會是 [email protected]

Note
這邊你應該會疑惑為什麼不是 [email protected] 呢?其原因是因為 Gmail 是 Google 所提供的 Email 服務,Gmail 的網域名稱是 gmail.com,而不是 google.com

透過網域名稱的概念,我們能更清楚地分辨這封信是寄到哪一個服務商。這些服務商的名稱通常會以「網域名稱」來表示,用來區分彼此,例如:

1
2
3
4
gmail.com
yahoo.com.tw
hotmail.com
icloud.com

這些都是網域名稱,而透過網域名稱,我們就能清楚知道這封信是寄往哪一個服務商。

這邊也稍微簡單總結一下時代背景差異:

  • 早期username@hostname,用來辨別哪個使用者在哪台電腦。
  • 現代username@domain,用來辨別哪個使用者在哪個郵件服務商。

關於網域其實可以展開很多內容,不過這裡就先不深入探討。你只要先理解 網域名稱是用來區分不同服務商的 就可以了。在後面的章節,我會再詳細介紹網域名稱的相關知識。

為了讓你更釐清一點,我也做一個表格:

服務商名稱 網域名稱
Google gmail.com
Yahoo yahoo.com.tw
Microsoft hotmail.com
Apple icloud.com

結語

在寫這一篇的時候,我才發現小老鼠還有其他唸法,例如…

  • 圈 a
  • 花 a
  • 艾特符號

不知道大家比較常念哪一種呢?以我自己來講,我還是比較習慣唸「小老鼠」就是了。

同步更新

本文將同步更新至以下網站:

Liker 讚賞

這篇文章如果對你有幫助,你可以花 30 秒登入 LikeCoin 並點擊下方拍手按鈕(最多五下)免費支持與牡蠣鼓勵我。
或者你可以也可以請我「喝一杯咖啡(Donate)」。

Buy Me A Coffee Buy Me A Coffee

Google AD

撰寫一篇文章其實真的很花時間,如果你願意「關閉 Adblock (廣告阻擋器)」來支持我的話,我會非常感謝你 ヽ(・∀・)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