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Day 15】電腦有夠慢,我不想再重灌了!

電腦有夠慢,我不想再重灌了!

電腦有夠慢,我不想再重灌了

自從學會重灌之後,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──只要覺得電腦變 「慢」 ,不管有沒有中毒,我常常一言不合就直接重灌。

那時候我還很得意地燒了一片所謂的 「大補帖」 光碟,裡面塞滿了各種破解軟體。只要放進電腦,就能像自助餐一樣挑選要安裝的程式。現在回頭想想,真的有夠中二,還把那片光碟當成寶一樣。

Note
「大補帖」其實是一種黑話,在燒錄光碟盛行的年代,市面上流傳著許多所謂的「大補帖」光碟,裡面塞滿各式各樣的「付費商業」軟體,例如 Adobe Photoshop、Microsoft Office 等。當時還有另一個常見的黑話叫做 「泡麵」

說真的,每次電腦一有狀況我就重灌,搞到後來自己都快變成「重灌仔」了。軟體要一個一個重裝,紀錄和設定也全都消失,真的是越來越煩,最後我乾脆放棄這招,開始想其他方法來讓電腦變快。

「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電腦變快呢?來 Google 一下好了」我心裡想著。

打開瀏覽器後,我在搜尋框輸入「電腦變快的方法」,很快地,畫面就列出一大堆相關文章,教你各種讓電腦加速的小技巧,例如……

  • 五分鐘讓你電腦變快的方法
  • 只要幾個步驟,就讓你電腦變快
  • 電腦變慢該怎麼辦?
  • 電腦變快的秘訣

我快速翻過這些文章後,發現它們大多都會叫我做幾件事:

  1. 關閉開機啟動程式
  2. 清理 Temp 檔案
  3. 重組磁碟機

最後的方法當然是 「升級硬體」 ,但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根本是幻想,學生哪來的錢升級?連網咖點個泡麵都要考慮半天,更別說換硬體了。

還記得當時我誤信了一篇文章,內容寫著

「可以試著點右鍵查看資料夾大小,然後把一些很大的資料夾給刪除掉,這樣就可以讓電腦變快了!」

結果我就無腦的把 C:\Windows\System32 給刪除了,你沒看錯,而且我當時是刪除的習慣是 Shift + Delete,所以都是屬於永久刪除。

Note
在 Windows 裡,按下 Delete 就好比把東西丟進「垃圾桶」,你還可以隨時再撿回來。但如果按下 Shift + Delete,那就等於直接把東西送去「焚化爐」,想後悔也來不及了。

當下我肯定是噴出一句話大聲的「X!」,然後摸摸鼻子再一次重灌了…

關閉開機啟動程式

許多軟體在安裝後都會有自動啟動的功能,例如:

  • HiCOS(卡片管理工具)
  • Line(即時通訊軟體)
  • Microsoft Office(辦公室軟體)
    …等等

隨著安裝的軟體越來越多,其中有些會設定成開機自動啟動,結果就會讓電腦的開機速度越來越慢。

以 Windows 來講,可以透過 msconfig 來關閉開機啟動的程式,但在 Windows 10 之後,這個功能已經被移除到 「工作管理員」 裡面了,當你打開工作管理員之後,切換到「開機」分頁,就可以看到目前所有開機啟動的程式。

以下圖來講,你需要關注的是 「狀態」 欄位以及 「啟動影響」 欄位:

Windows 10 工作管理員

不過我會建議,不要隨便關閉開機自動啟動的程式,而是先確認它是否真的有必要在開機時運行。如果判斷不需要,再考慮關閉,這樣才能避免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。

如果你真的不確定,也建議你至少要 Google 一下,看看這個程式是什麼東西,然後再決定要不要關閉它。

清理 Temp 檔案

Temp 檔案是 Windows 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暫存檔案,這些檔案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多,佔用系統資源,導致電腦變慢。

Temp

那麼這些暫存檔案什麼時候會產生呢?

舉個例子,當你使用瀏覽器時,就會產生各種暫存檔案,例如圖片、網頁內容或音樂。很多時候,你不需要額外下載,就能直接在瀏覽器裡播放或瀏覽,這其實是因為瀏覽器已經把這些檔案緩存在電腦中,方便你更快地存取與使用。

再舉個例子,像我們常用的 Office 軟體(Word、Excel 等),在使用過程中也會產生暫存檔案。相信大家多少都遇過 Office 當機的情況,但最後還能把剛剛沒存檔的內容撈回來。其實這是因為 Office 在你編輯的同時,就不斷自動儲存暫存檔,並暫時放在 Temp 資料夾 裡。等到你關閉 Office 後,這些暫存檔就會被自動刪除。

儘管你看到這些檔案副檔案名都是 .tmp,但其實滿多都是完整的檔案(.docx.xlsx),只是它們的副檔名是 .tmp 而已,這些檔案其實是可以直接打開的。

在 Windows 上有區分兩種 Temp 檔案:

  • 使用者 Temp 檔案:C:\Users\<使用者名稱>\AppData\Local\Temp
  • 系統 Temp 檔案:C:\Windows\Temp

雖然 temp 資料夾裡的檔案基本上都能直接刪除,但其中有些可能正被系統或程式使用中,建議在清除之前,先重新開機,確保沒有程式佔用,然後再刪除,會比較安全。

如果你和我一樣懶但卻懂一點程式碼,就會乾脆自己寫一個簡易的 bat 檔案來清理這些 Temp 檔案。

Note
bat 是 Windows 批次檔案的副檔名,這種檔案可以讓你一次執行多個命令,類似於 Linux 的 Shell Script。

以前我還自己寫過一個 bat 檔案,用來自動清理使用者的 Temp 資料夾和系統的 Temp 資料夾,底下貼出來僅供參考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@echo off
echo 正在清理暫存資料夾...

echo 使用者 Temp 資料夾:
echo %temp%
del /f /a /q /s "%temp%\*" >nul 2>&1

echo 系統 Temp 資料夾:
del /f /a /q /s "C:\Windows\Temp\*" >nul 2>&1

echo 清理完成!
pause

這邊我也逐行說明一下這個 bat 檔案的內容:

  • @echo off:關閉命令提示字元的顯示。
  • echo 正在清理暫存資料夾...:顯示「正在清理暫存資料夾…」的文字到命令提示字元上,方便你知道目前的狀態。
  • echo 使用者 Temp 資料夾:顯示「使用者 Temp 資料夾」的文字到命令提示字元上。
  • echo %temp%:輸出「當前使用者」Temp 資料夾的路徑,例如你登入的使用者帳號叫「Ray」,那麼這邊就會顯示 C:\Users\Ray\AppData\Local\Temp
  • del /f /a /q /s "%temp%\*" >nul 2>&1
    • del:刪除檔案的指令(但不會刪除資料夾)。
    • /f:強制刪除「唯讀」檔案。
    • /a:刪除包含「隱藏」與「系統」屬性的檔案。
    • /q:安靜模式,不會詢問使用者是否刪除檔案。
    • /s:遞迴刪除子目錄中的檔案。
    • "%temp%\*":刪除 Temp 資料夾中的所有檔案。
    • >nul 2>&1:簡單來講就是將命令提示字元的輸出與錯誤訊息都隱藏起來,這樣就不會顯示任何訊息了。
  • echo 系統 Temp 資料夾::顯示「系統 Temp 資料夾:」的文字到命令提示字元上。
  • del /f /a /q /s "C:\Windows\Temp\*" >nul 2>&1:刪除系統 Temp 資料夾的檔案,這邊的參數與上面一樣。
  • echo 清理完成!:顯示「清理完成!」的文字到命令提示字元上。
  • pause:暫停命令提示字元,等待使用者按下任意鍵後繼續執行。

為了方便理解,這邊也整理一下 del 指令的參數:

參數 說明
del 刪除檔案(預設不會刪除資料夾)
/f 強制刪除唯讀檔案
/a 刪除包含隱藏與系統屬性的檔案
/q 安靜模式,不會詢問使用者是否刪除檔案
/s 遞迴刪除子目錄中的檔案
"%temp%\*" 刪除 Temp 資料夾中的所有檔案
>nul 2>&1 隱藏命令提示字元的輸出與錯誤訊息

但這邊提供的 bat 建議看看就好,如果你沒有程式基礎,建議還是使用系統內建的磁碟清理工具會比較安全。畢竟這個 bat 會牽涉到刪除檔案的動作,而刪除本身就是高風險操作,如果一不小心寫錯路徑,可能會讓系統直接掛掉、無法正常運作唷!

那該如何使用這個 bat 檔案呢?其實滿簡單的,只要將上面的程式碼複製到一個新的文字檔案中,然後將副檔名改成 .bat,例如 clear_temp.bat,然後滑鼠雙擊執行就可以了。

Note
如果要使用 bat 檔案,建議使用時,可以使用滑鼠右鍵選擇「以系統管理員身份執行」,這樣就可以確保有足夠的權限來刪除檔案了。

重組磁碟機

磁碟重組並不是直接讓電腦「變快」的方法,但它能優化檔案在硬碟中的存放方式,讓系統在讀取檔案時更有效率,進而提升整體的運作速度。

為什麼會有這個需求呢?

在前面的章節我們有提到 HDD 硬碟的基本原理:當系統要讀取檔案時,磁頭需要移動到特定位置來讀取資料。若檔案過於龐大,可能會被切割成多個區塊分散儲存,這時磁頭就得不斷在不同位置之間來回移動,導致讀取速度變慢。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 「檔案碎片化」 問題。

Note
每個磁區都有固定大小,當一個檔案超過這個容量時,就會被切割成多個區塊,分散存放在磁碟的不同位置,這也就是造成「檔案碎片化」的原因。

檔案碎片化(圖源網路)

舉例來說,假設有一個檔案大小約 4GB,而每個磁區只有 1GB,這個檔案就會被切割成四個區塊,分別存放在磁碟片的不同位置,於是當磁頭要讀取這個檔案時,就必須不停移動到不同區域讀取資料,結果就會讓讀取速度變慢。

磁碟重組的作用,就是幫助我們把零散的檔案重新整理,讓它們能連續存放在磁碟上,這樣一來,磁頭在讀取檔案時就不必頻繁移動,自然能提升讀取速度。

磁碟重組

需要注意的是,磁碟重組只適用於 HDD,對 SSD 幾乎沒有必要,原因如下:

  • 存取速度快:SSD 本身比 HDD 快很多,就算有碎片化也不影響速度。
  • 隨機存取:SSD 不靠磁頭讀取,所以不用像 HDD 那樣移動位置來存取檔案。
  • 壽命限制:SSD 的讀寫次數有限,頻繁重組反而會縮短壽命。

所以,如果是 SSD,基本上不需要特別做磁碟重組,這項操作主要是針對 HDD 而設計的。

結語

提升電腦效能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換一台新的電腦。

同步更新

本文將同步更新至以下網站:

Liker 讚賞

這篇文章如果對你有幫助,你可以花 30 秒登入 LikeCoin 並點擊下方拍手按鈕(最多五下)免費支持與牡蠣鼓勵我。
或者你可以也可以請我「喝一杯咖啡(Donate)」。

Buy Me A Coffee Buy Me A Coffee

Google AD

撰寫一篇文章其實真的很花時間,如果你願意「關閉 Adblock (廣告阻擋器)」來支持我的話,我會非常感謝你 ヽ(・∀・)ノ